• <nav id="ousoa"></nav>
  • <menu id="ousoa"></menu><nav id="ousoa"></nav>
  • 四川:自然災害動態風險預警技術成果正式投入應用

    中新網成都10月26日電 (楊予頔)26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以下簡稱“減災所”)發布消息稱,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社治委聯合減災所在龍門山鎮開展的社區智慧減災應急預警項目通過驗收,標志著自然災害動態風險預警平臺正式運行。

    彭州市城鄉社區災害預警智防聯控平臺界面。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供圖

    據悉,龍門山鎮兼具地震、地質、山洪、泥石流等災害風險。彭州市社治委聯合減災所在成都市智慧社區·社區災害監測預警場景的基礎上,在龍門山鎮建立了自然災害動態風險預警平臺(以下簡稱“平臺”)。通過在龍門山鎮龍源村后壩河和蟠龍谷景區建設多個山洪泥石流監測點,并接入風普成果及多部門的地震、降雨、山洪、泥石流等監測信息,經過技術系統綜合分析研判,突出綜合預警與臨災預警,實現點對點精準預報和滾動更新,強化預警指向性,落實直達基層防汛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并對責任人的行動軌跡進行全過程留痕監督,確保“叫動”,實現靶向發布、閉環反饋,叫應叫動。

    安裝在龍門山鎮龍源村盤龍谷的監測設備。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供圖

    據介紹,該平臺自2023年7月試運行以來,為彭州市基于2小時氣象預報產出風險預警信息100余次,為本項目安裝的監測點位報警2次。其中,在有24小時氣象風險預警的背景下,該平臺在7月13日監測水位上漲1.5米時,發出山洪橙色預警;在無24小時氣象風險預警的背景下,7月31日11時40分,彭州市氣象局發布短時強降雨預警3小時后,龍源村監測到漲水2.1米,平臺發出山洪紅色預警。運行結果表明,24小時氣象風險預警的準確率、短時強降雨預警的準確率、監測報警的準確率依次增加,展現了預報預警、監測預警、監測報警的持續滾動更新確實有利于越來越精準的預警。

    “平臺還納入了網格員的工作內容,是技防和人防協同的典型案例,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的積極探索。”彭州市社治委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地震預警與多災種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長王暾說:“龍門山鎮社區智慧減災應急預警項目的驗收及該技術在其他系列相關項目中的應用標志著動態風險預警技術已從試運行階段進入廣泛應用的新階段。”(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
    日本卡二卡三卡四卡免费网址,a毛一卡区二卡区,欧美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欧洲一本到卡二卡三卡,亚洲一卡2卡3卡4卡
  • <nav id="ousoa"></nav>
  • <menu id="ousoa"></menu><nav id="ousoa"></nav>
  •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