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ousoa"></nav>
  • <menu id="ousoa"></menu><nav id="ousoa"></nav>
  •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長子:紅薯豐收產銷旺 鋪就“甜蜜”致富路

    田間,機器轟鳴,一壟壟紅薯從泥土中探出頭來。長子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中新網長治10月9日電 題:山西長子:紅薯豐收產銷旺 鋪就“甜蜜”致富路

    作者 楊靜 張澤峰 王雪瑤

    金秋的丹朱大地,五谷豐登,碩果飄香,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鮑店鎮河岸村400余畝紅薯迎來大豐收。田間,伴隨著機器轟鳴聲,一壟壟紅薯從泥土中探出頭來,體態飽滿、色澤鮮亮,種植戶們忙著給剛挖出土的紅薯去泥、分揀、裝箱……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我種紅薯20多年,現在種了四畝多,畝產5000斤左右,每年這個時候,河北各地、長治沁縣、臨汾安澤等地的客戶都會來我們村購買紅薯,預計年收入4萬塊錢左右。”種植戶李書印算起了今年的豐收賬。

    河岸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志榮介紹,河岸村地處嵐河北岸,井水清冽甘甜,土壤為沙性紅土,有利于糖分積聚。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河岸村種植的紅薯甜軟、細綿,品質優良,也打出了“河岸紅薯”的名氣。

    “村里幾乎家家戶戶種紅薯,占全村種植農作物的五分之二,不起眼的小紅薯已成為了村民的‘致富薯’。”李志榮說。

    村民正在將紅薯裝箱。長子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紅薯種植還為周邊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來自附近村莊的賈建虎正在紅薯地里忙碌,他告訴記者,每到紅薯收獲季,他就來這兒干活,“離家近,活也不累,一個月能賺4000多塊錢,比外出打工強太多了”。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河岸村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紅薯產業,村里的負責人多次外出考察觀摩,學習先進地區紅薯種植、貯存、深加工等技術,動員村民科學種田、合理施肥,為紅薯生長打好基礎。

    河岸村建起了粉條廠,加工紅薯粉條,延伸產業鏈。長子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當地還成立了長子縣楚磊商貿有限公司,為種植戶提供種、收、銷一站式服務,注冊了“河岸紅薯”商標,全力打造“河岸紅薯”品牌,建起了粉條廠,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撐。

    下好“繡花”功夫,做好“土特產”文章。如今,一個個小紅薯成了河岸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

    “為提升‘河岸紅薯’的知名度,下一步,我們將擴大種植規模,延伸產業鏈條,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走品牌化、科技化、產業化發展之路,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李志榮表示,該村將把紅薯種植打造成更多農民增收致富的“甜蜜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
    日本卡二卡三卡四卡免费网址,a毛一卡区二卡区,欧美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欧洲一本到卡二卡三卡,亚洲一卡2卡3卡4卡
  • <nav id="ousoa"></nav>
  • <menu id="ousoa"></menu><nav id="ousoa"></nav>
  •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