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ousoa"></nav>
  • <menu id="ousoa"></menu><nav id="ousoa"></nav>
  • 七夕“新”注解丨這樣“繡”熱愛的方式,愛了!

    【編者按】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椗珊訕?。七夕將至,在這個愛意彌漫的日子里,天山網推出特別策劃“七夕‘新’注解”,邀您來望星空,唱情歌,品美食,賞非遺,聽花兒,說愛情……愿您的七夕浪漫如詩,幸福如花。

    七夕,不只是關于愛情的節日

    它又叫“乞巧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意為祈求上天給予心靈手巧

    提高刺繡縫紉的技巧

    古代的女子會在這一天

    參與“對月穿針”“穿針乞巧”等活動

    在新疆

    心靈手巧的繡女嫻熟地拿起針線

    “繡”出心中那份熱愛

    維吾爾族刺繡

    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新疆展區哈密的刺繡文創產品。帕里旦木·司馬義攝

    在哈密市傳統工藝工作站刺繡展廳,繡娘們在布置一件制作精美的刺繡服裝。

    維吾爾族刺繡針腳細密

    圖案繁多,顏色鮮麗

    2008年被列入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是欣賞與實用并舉的民族傳統工藝

    其刺繡手法也融合了各種民間刺繡工藝手法的精華

    圖案以花草樹木和幾何圖案為主

    被譽為絲綢之路上一顆寶貴的“活化石”

    哈薩克族刺繡

    哈薩克族繡娘正在繡花氈。圖片來源:昌吉零距離

    哈薩克族刺繡研發設計生產的棉麻刺繡包、棒球帽。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李莉攝

    哈薩克族刺繡主要分為氈繡、布繡

    2008年被列入

    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富有生活創意的哈薩克族婦女用五顏六色的絲線或毛線

    精心繡出各種對比強烈、古樸典雅、結構緊湊的花紋圖案

    這些繡品用于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各方面

    充分展示了她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錫伯族刺繡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納達齊牛錄鄉錫伯族刺繡及手工制作專業合作社理事李萍在教繡娘刺繡技藝。李萍供圖

    錫伯族刺繡歷史悠久、內涵豐富

    2011年錫伯族刺繡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刺繡技法以具有悠久歷史的挑花為主

    分為大針和小針

    有滾針法、平針法等種種技法

    錫伯族在刺繡文化上表達的

    是一種自由、豪放、古樸、自然的民族風格

    在新疆

    還有蒙古族刺繡、柯爾克孜族刺繡……

    這些指尖上的非遺

    都是新疆群眾對生活的熱愛

    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監制:丁濤

    策劃:羅玲、紀洲、古麗革乃·艾爾肯

    編輯:古麗革乃·艾爾肯

    視覺:繆蓉

    資料來源:天山網-新疆日報 昌吉零距離 伊犁零距離

    相關閱讀:

    七夕“新”注解 | 花兒聲里聽愛情

    七夕“新”注解丨齁甜預警!這個七夕,嘗嘗甜蜜“新”口味

    七夕“新”注解 | 在歌舞之鄉,愛就是要唱出來

    七夕“新”注解丨滿足“星”愿的正確打開方式,約起來!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